在刚刚过去的7月里,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国家公路网规划》,这是在我国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指导国家公路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偏僻闭塞的山区,如今“高路入云端”;不少急流阻隔的江河,现已“天堑变通途”。
公路交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引领。让我们一起跟随时间的脚步,见证公路网规划的前世今生~
194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成立。据1949年底的统计,全国公路里程8.08万公里,其中只有3.20万公里是有路面的。而有路面的公路中,只有300公里铺设了沥青或水泥路面。
1966
1966年3月18日,交通部提出关于全国公路干线网的初步意见。计划在“三五”期间,要求在现有48万公里公路的基础上,初步提出8万公里作为全国的主要干线公路(即国道),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公路干线网。
1978
为了适应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交通部于1978年开始编制国家干线公路网规划,具体工作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负责。
1979
1979年4月形成了《一九八一年至一九九〇年十万公里国道网规划(初步方案)》。
1980
1980年1月10日,交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国道公路网规划座谈会。
1981
1981年6月交通部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划定国家干线公路网的报告》。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交通部以交计〔1981〕789号《关于划定国家干线公路网的通知》联合发布《国家干线公路网(试行方案)》(简称“国道网规划”),规划路线70条,包括首都放射线12条(含1条北京环线),南北纵线28条,东西横线30条,总长10.92万公里。
这一方案是我国第一个得以完整实施的公路网规划,基本奠定了此后中国公路网规划以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线相结合的布局方式。
▲国道网布局方案示意图
1989
1989年,交通部提出建设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支持系统(简称“三主一支持”)的长远规划设想,其中“公路主骨架”正式定名为“国道主干线系统”,并以国道网规划为基础,规划为“八纵九横”共17条国道主干线。
1990
为尽快形成公路主干线系统,缓解公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于1990年经对国道网规划进一步精简、完善,出台了“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方案,总里程3.5万公里,计划30年完成。
1991
在1991年1月26日至29日召开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交通部将《国道主干线系统初步方案》向各省(区、市)交通主管部门广泛征求意见。经再次修改后,于同年8月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布局方案的报告》。
1992
1992年,《关于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布局方案的报告》获得国务院批准。
1993
▲国道主干线系统布局方案示意图
1994
从1991年起,交通部着手对国道网规划进行调整,并于1994年以交计发〔1994〕87号文,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批准国家干线公路网的请示》,并得到国务院批准。
2001
2001年,为适应21世纪之初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求,交通部开展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初步研究,并于2002年正式启动编制工作。
2003
2003年3月19日,交通部上报国务院《关于公路国道主干线建设问题的报告》和《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问题的报告》。
2004
2004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进入了系统化、网络化发展的新阶段。
2005
▲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示意图
2007
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基本贯通新闻发布会”。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宣布,全长3.5万多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于2007年底基本贯通,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6%,实现了本届政府的建设目标。
2010
2010年3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10〕112号)。同时,废止了原交通部于1990年4月21日颁布的《公路网规划编制办法》(〔90〕交计字225号)。
2013
▲普通国道布局方案图
▲国家高速公路布局方案图
2015
自2015年起,交通运输部着手开始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的准备工作。
2017
2017年10月,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制订了《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实施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
2018
2018年3月,交通运输部正式启动国家公路网命名编号调整工作。
2020
2020年,交通运输部完成了国家公路网规划调整研究工作,有力支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编制印发。
2021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示意图
2022
▲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图
▲普通国道网布局方案图
重要规划情况一览表